新闻中心

日产电动汽车为受灾地区提供电力支援

分享到:

在过去10年间,日本遭受到了全球十分之一的地震,深受自然灾害的困扰。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爆发,更是让整个国家遭受重创,近500万家庭受到了地震的影响,失去电力供应。为了尽快提供救援,日产汽车公司向受灾地区派出了日产聆风(Nissan LEAF)车队,利用电动汽车为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提供电力支援。与此同时,日产汽车也自此开启了对“如何利用电动汽车共享能源”课题的探索。

2019年台风“海贝思”过境日本后,留下了遍地瓦砾、泥浆和断裂的电线。而在位于日本心脏地带长野县的志愿者中心内,电动工具正在充电,打印机嗡嗡作响,空气中弥漫着煮饭和咖啡的香味。长野县志愿者中心的工作人员找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源——日产聆风(Nissan LEAF)。

 

2019年台风“海贝思”过境后的长野市津野

长野县志愿者Ryosho Hara表示:“我们用日产聆风为工具充电,然后利用这些工具清除被洪水损坏的墙壁或地板。”

在长野县志愿者中心,来自汽车电池的电力可以共享给整个中心。受灾群众的信息通过打印机被打印出来,地图在光线充足的房间里展开,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能听到阵阵笑声。

 

日产聆风为长野志愿者中心电灯供电

2018年5月,日产汽车启动了“蓝色开关(Blue Switch)”项目,将电动汽车作为能源用于交通出行以外的需求。

2020年,日产汽车通过与地方政府及相关公司的合作,先后签署了100项协议。其中的75项合作与向受灾地区提供日产电动汽车有关。

在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电动汽车可以在灾区内四处移动,将电力输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同时,日产聆风也可以在建筑物内作业、移动。在恢复电力的地方充电,然后再移动到另一处受灾严重的地区提供支援。十年前,汽车为建筑物提供能源的想法只存在于科幻小说里,现在已得以实现。

 

日产聆风为电源转换器充电,用于需要照明和烹饪设施的临时疏散中心

在灾难或紧急情况发生后,电力通常比燃料供应恢复得更快,后者可能需要数月才能疏通和稳定下来。这使得电能优于传统的柴油发电机,而且后者噪音大,污染严重。此外,电动汽车还具备机动性,可帮助人们到达需要前往的目的地。

一台搭载62千瓦时电池组的日产聆风e+,在满电状态下可以为一个普通日本家庭提供长达4天的电力供应,并为6,200部手机充电。同时,日产聆风可以为便利店的照明和冰箱供电,为居民提供食品饮料、盥洗用品等生活必需品。日产聆风也能够为风扇供电保持房间的清爽。

日产汽车公司执行官、执行副总裁星野朝子(Asako Hoshino)表示:“我们现在正在推动‘蓝色开关’解决方案,以应对市场的迫切需求。”

2020年,日产汽车作为唯一的汽车制造商,凭借“蓝色开关”项目,获得了2020年日本减灾奖(Japan Resilience Awards)。该项目展示了电动汽车在紧急情况下的潜力,以及它们在能源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日产汽车更宏远的计划是创建一个全新的“电动汽车生态系统”,汽车能够存储并与家庭、企业和更广泛的电网共享电力,不只用于紧急情况,而是日常生活的每一天。电动汽车可以在电力需求较低时给电池充电,将能量储存起来,并在用电高峰时释放电能。

目前,道路上行驶的日产电动汽车电池的总电量,预计能为50万日本家庭提供一整天的电力。“蓝色开关”项目正在将静态和灾害中较为脆弱的电网转变为动态、灵活和高度分布式的电网。



日产汽车在中国:

日产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始于1972年,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产汽车在中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日产汽车在华的全资子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一起管理在华投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作为日产汽车与东风汽车公司成立的合资企业,旗下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分别负责日产品牌、英菲尼迪品牌和启辰品牌乘用车业务,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和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日产、东风双品牌LCV产品的主要发展基地,致力于成为轻型商用车(LCV)领域不同细分市场的专家。2020年,包括进口车、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在内,日产汽车在华销量超过145万辆。

更多关于日产汽车在中国的新闻信息,欢迎浏览日产中国官方网站及微博、微信:

undefinedwww.nissan.com.cn 

www.weibo.com/chinanissan 


关于日产汽车:

关于日产汽车的产品、服务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信息,欢迎浏览日产汽车新闻网站nissan-global.com,或关注日产汽车的 Facebook、 Instagram、 Twitter 和LinkedIn账号获取更多资讯,访问 YouTube观看最新视频。

继续但不同意

日产中国官网将使用Cookie技术为您带来更好的网站体验,如果您浏览此站点,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该技术。更多内容请参阅 《日产中国隐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