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新款全球性三厢乘用车设计工作的副首席产品设计师山根在回顾时说道:“非常希望创造出卓尔不凡的三厢乘用车。”
世界上存在跑车、厢式车及SUV等各种各样的汽车。但是回顾汽车的发展历史,无论哪个国家都是从发展三厢乘用车开始迈出第一步的。
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心中已经形成一种“三厢乘用车认同感”这样的概念。
在传承这种概念同时,要站在全球性车型的角度实现能满足顾客需求的先进性及美观性。另外在受尺寸限制的小型车之中实现有如三厢乘用车般的性能,并且在设计同时要兼顾存在感与宽敞的车内空间。
山根笑着回顾其中艰辛的时候说:“那真是充满挑战性而且很有意义的工作啊。”
在全球打造出充满存在感的三厢乘用车
三厢乘用车的使用方法及需求根据国家和地区均有其与众不同的特征。
“例如在中国,通常情况下,拥有令人艳羡房产的成功人士将汽车作为其社会地位象征的下一个标志物,因此,三厢乘用车的风格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印度,企业经营者仅仅将汽车作为商务移动工具,因此,尽管汽车风格大致相同,但其更加重视后排座椅的宽敞性及舒适性。”
“我们为了真实体会汽车在新兴国家等主要市场的使用方式,首先将印度作为研究对象。”
负责汽车外饰设计的森田开始感叹:“之前的几年中我一直从事汽车的设计工作,为了研发汽车,我开始关注印度市场,以前一提起汽车,我们首先都是将欧美市场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如今时代真是改变了啊。”
森田接着说:“我们去到新德里及孟买进行市场调查,那里的道路状况非常糟糕,而且恰逢赶上城市改造,无论去到哪里都是尘土漫天。尽管能见度较低,但是小型汽车还是仿佛参加F1方程式比赛般地横冲直撞,因此我们深切感受到必须要设计出拥有强大存在感、让人过目难忘的车型,否则即使进入这市场也毫无胜算可言。”
通常人们都认为汽车要在一种非常干净的状态中行驶,但是亲眼目睹了印度交通状况的森田却认为无论汽车如何被污染、被覆盖了多少尘土,一眼就能认出其特征是非常重要的,于是开始制定汽车外形的主题。
“正因为如此,才意识到夺目外观感及清晰特点的重要性。设计要做到即使去掉外饰中的任何一条折线,折角的视觉效果也比通常设计更强。另外,为了在外观尺寸中表现超越同级别车型的外观感,必须对此保留强烈的意识,例如车窗及腰部的特征线条是否要贯穿汽车的前后方。
森田设计师不拘泥于思维惯性,即使对于汽车的后视问题,也有其独特的见解。
森田说:“汽车通过时也就是一瞬间的事,人们往往会一直注意前方车辆的尾部,因此车尾的设计十分重要。”
虽然成熟市场容易接受新车型,但是在新兴国家之中,人们对三厢乘用车的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森田继续说:“为了制造出在全球都受欢迎的汽车,如果提出不合常规的比例,通常人们都认为这不可行。我为了设计出更凸显三厢乘用车特色的车尾,也就是设计出合适的后部车顶,在切实遵循这个思路的同时,又要设计出领先于时代的全新三厢乘用车外观,对于如何实现这两方面,我们思考了很多。”
外饰
从肌肉所得到的灵感
要设计出拥有强大存在感,不会埋没于大陆广阔景色及繁杂都市街道中,不会让人感到无趣及平凡的三厢乘用车。
森田就汽车外饰的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虽然外观与之前仍然有关联,但是设计时水平标准已大幅提升,沉稳的下半身与充满优雅动感的上半身得以充分结合。”
从贯穿车侧前后的特征线条来看,在B柱周围要利用车侧存在高低凹凸面而产生遮挡效果。
森田说:“这是从肌肉所获得的灵感,是汽车最值得关注的地方。希望表现出强健肌肉中富有韧性的筋肌在皮肤下若隐若现的雕刻效果。”
另外森田还说:“虽然竭力避免楔形设计,但是动力对汽车的楔形设计依赖性较强。”
在日本及北美等市场,人们喜欢将该级别的三厢乘用车作为私家车使用,充满运动风格的楔形设计深受欢迎。但是这种设计过于充满休闲风格,与在正式场合中使用的三厢乘用车显得相差较远。后端翘起的楔形设计实际上将行李箱上部板块抬高,从车辆后方看起来显得车内空间较为狭窄,在小型车之中容易给人留下寒碜的印象。
为了充分表现出三厢乘用车的高雅,经过数次试验,决定不压缩前后尺寸,而是进一步拓宽车身宽度,将车身底板进一步调至水平,以此增加厚重感。
森田说:“虽然属于紧凑型中级三厢乘用车,但在该级别的车型之中最能表现出特有的风格与成熟的魅力。”
设计出用心能感受出的宽敞感
与沉稳的下半身相比,设计时保证汽车上半身拥有流畅线条的同时确保车内空间的宽敞性成为课题。从数值方面来看,为了打造出宽敞的车内空间,只要将车的四角扩大即可,然而这样一来就失去了美感。
森田说:“我们通过数值,为了追求乘客乘坐时用心能感受到的车内宽敞性,我们数次制作实物大模型并进行试乘,对车顶形状及车的基本框架进行深入探讨。”
在设计时候有一种拘泥做法,即在平面图上通过围绕车身后半部分一周且伸展性较好的特征线条在侧面图中反衬出带美丽弧线的车顶形状等,在此要消除该拘泥做法。通过特别选择的线条,不会妨碍从后排座椅底线起的视界宽度,以此打造出更舒适宽敞的驾驶室。
新款全球性三厢乘用车的后排座椅容膝空间在数值上与其他竞争车型存在100mm的差值,宽敞性超越高级三厢乘用车。乘坐该车型的乘客纷纷对车内空间的宽敞性发出惊叹,认为宽敞性超出所测数值。
森田得意地说:“物理角度的宽敞性自是不可缺少,但要如何才能在视觉上打造出空间的宽敞性呢,这就需要充分展示设计师的本事了,为了让乘客用心能感受出车内空间的宽敞性,我们坚持不懈地进行多次试验。”
内饰
在仪表盘上显示出珠宝般的光辉
森田说:“仪表盘通常都设置在驾驶员眼前,因此,我们对其设计颇下功夫。”
“由于驾驶每天都可见到,因此魅力将会减退,但我认为这不会影响原来的购买意向。”
天城为了寻找仪表盘魅力的奥秘所在,探访过各种各样的场所,并多次开展实地考察。重新负责汽车内饰设计工作的天城精神抖擞地说:“某天我逛商场时候经过一个华丽的珠宝商店前,发现装在玻璃盒子中的宝石散发出夺目的光辉,我很想伸出手去感受一下,却触摸不到,这令我对仪表盘的设计思路有新的见解。”
他继续说:“仪表盘也是眼前触手可及的东西,也带有罩盖,其中发光的文字盘也同样触碰不到,是否可将仪表盘中的文字盘比作宝石呢,这应该是我设计思路的开端吧。”
如果用心观察做好的仪表盘,会发现在文字盘的周围设置了数个角锥体,大小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5位。
天城说:“为了表现出如宝石般闪闪发光的立体感及如水晶般的通透感,我们委托汽车制造商制造了数辆样品车,但仅仅因为表面样式稍有不同,而失去魅力,究竟要如何才能重现最夺目的立体感呢,我们不断进行试验。”
天城说:“无论男女老少,相信谁见了宝石都会觉得其夺目耀眼,其价值是公认的,我希望能将吸引人的宝石魅力体现在仪表盘上。”
天城继续高兴地说:“夜晚在驾车时,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女性总会有意无意地看几眼仪表盘,相信她们能注意到其中闪耀的光芒,希望这能给乘客带来愉悦的惊喜。”
考究充满想象力的形态
天城另外一个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嵌入内饰中的银色的装饰。
天城说:“在向全球推出这款车型过程中存在各种成本制约因素。”在面临成本压力的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凸现内饰银色的上乘质感,天城可谓是参考了各种物体,绞尽脑汁。他说:“为了寻找细长带有光泽度,让人感觉高雅的东西,我开始以日本刀及传统工艺品作为参考物。”
最终以氧化银为材料的银壶作为参考对象,其夺目耀眼的光辉瞬间即可吸引众人的目光。”
尽管体积较小,很由于存在感及立体感较强而备受喜爱,该手法已经应用在汽车的触摸部分。
通过该方法,已不仅仅是让人乘坐在装饰过的座椅上,而是创造出立体感增强光线对比度,更进一步增强存在感。
另外在门把手上增加一个小凹槽,即使用较小的力气也能轻松开关车门。
天城充满自信地说:“通过将设计精髓融入各种部位中,可进一步增强内饰的高雅感。”
打造出深受全球客户喜爱的车型
在项目完成后,山根满意地说:“在新款全球性三厢乘用车的设计之中,可以说我们实现了现实外形忠于理想。打造出动感十足、外形美观且大气、注重宽敞性及舒适性的车型是我们毫不妥协的心血结晶。我们设计的车型能让乘客在乘坐时发出阵阵惊叹感受到日产三厢乘用车的魅力。虽然要实现起来十分困难,但却充满意义。”
在北美之中,很多家庭都拥有用来上班或上学的第二辆车,在日本处于环保考虑,人们喜欢小型化的5人座紧凑型三厢乘用车。在新兴国家之中,第一辆购买的汽车往往被作为用户的身份象征。
为了迎合世界中的广泛需求而打造出新款全球性三厢乘用车,设计师们通过设计毫无保留地将个性元素注入车型之中并且最终取得不错的成果。该车型散发出三厢乘用车独特的魅力,充满动感的美观,足以为全球超过170个国家的人们生活添加色彩,并为城市景观带去靓丽的风景。
山根 真 (Makoto Yamane)
副首席产品设计师
其于1988年进入日产汽车工作。负责S14“SILVIA”及第二代“PRESEA”的外饰设计工作,作为副首席产品设计师,其已着手设计新款“MARCH/MICRA”及这次的新款全球性三厢乘用车。
森田 充仪 (Mitsunori Morita)
专业设计师
2002年中途加入日产汽车。曾负责“STAGEA”的改款工作,并负责2010年在巴黎车展中展出的“Townpod”、2011年在日内瓦车展中展出的“ESFLOW”等车型的外饰设计工作。
天城 裕之 (Hiroyuki Amagi)
内饰设计师
1999年进入日产汽车工作,在负责“Pathfinder”、“ Frontier”等车型改款的外饰设计工作后,现在负责“ALTIMA”及“MAXIMA”等车型的内饰设计工作
日产中国官网将使用Cookie技术为您带来更好的网站体验,如果您浏览此站点,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该技术。更多内容请参阅 《日产中国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