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巴黎 (3-27, 2009):1999年3月27日,雷诺-日产联盟建立了独特的经济模式,并为双方都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10年内,在雷诺和日产的员工向伙伴一样带着各自的品牌和公司认知互相尊重,共同工作。
“从一开始,联盟就建立在信任和追求共同利润增长的策略的基础上," 雷诺日产CEO卡洛斯 戈恩说, "我们将继续保持这些原则,即使我们必须持续适应现在的运营环境。联盟可以让雷诺和日产不仅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存活,还可以在危机后以更好的姿态保持竞争优势。”
关键指标表明联盟给双方带来的利益:
•盈利能力和市场资本总额
从1999年到现在的全球金融危机,联盟给双方产生了大幅增加的盈利和市场资本总额。
在市场资本总额上,雷诺从84亿欧元到276亿欧元增长了3倍以上。雷诺在2007年汽车行业排名第六,但在1999年仅排名11。同期,日产的市场资本总额增长了4倍,从90亿欧元到342亿欧元。从1999年第10名上升到2007年第5名。
1999-2007年期间运营平均利润相比前10年大幅增加。雷诺运营利润翻了大约5倍从4.42亿欧元到21亿欧元。而日产则增加了大约8倍,从796亿日元到6361亿日元。
•现金贡献
雷诺贡献给给与日产64亿欧元.日产则贡献给雷诺超过110亿欧元。 这是两个公司之间巨大的现金,资本,利润,股息的交换。
10年联盟之路的业绩:
1/ 销售
销售从1999年 4,989,709 台增加到2008年 6,090,304台 (不含 Avtovaz销售)。
2/ 雷诺-日产 购买组织范围 100%
RNPO 是联盟最大共同体,代表雷诺和日产谈判. 从2009年4月1日起,他的联购活动占联盟购买的100%,而2001年只占30%。
3/ 共同平台和通用零件
共享平台和通用零件 (零件可能不易被用户发现比如说变速箱和空调系统) 是联盟制造经济规模和降低研发及产品成本的手段。
共有平台,称作B平台 (日产 Tiida/Versa 和雷诺 Clio) 和C 平台(雷诺 Mégane/Scénic 和 日产Qashqai),占2008年由雷诺和日产全球车辆的50%。
4/互换动力系统及通用动力系统
为利用双方在动力系统上的优势, (雷诺在柴油系统和日产在汽油系统),联盟共同开发通用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包括6速手动变速箱和新v6发动机。 联盟还互换了目前使用的发动机和变速箱 –如,提供给雷诺Laguna的日产 3.5汽油发动机和给日产逍客的雷诺 1.5柴油发动机).总共,有8种共用发动机。
5/ 先进技术使用的扩大
雷诺和日产在研发和先进工程的战略领域上进行合作。雷诺和日产在以下四个共同支柱上有共通的技术计划:安全、环境-co2, Life-on-Board 及动态性能。
考虑零排放技术,雷诺和日产关注于电动车辆开发:目前,将近已经和各地政府企业签订了20个协议。在2010年上市第一款电动车并且在2012年向大众市场全方位上市电动车 。
6/ 制造标准
雷诺生产系统(RPS),雷诺工厂所使用的标准,很大程度上是借鉴日产生产方式. 自从实施新的标准后,雷诺的产能提高了15%。
利用雷诺和日产彼此最好的经验,联盟的伙伴将在印度(Chennai)和摩洛哥(Tangier)首先使用联盟共通程序或者联盟集成制造系统(AIMS)。
7/ 交叉产品
在联盟内,每个公司都有机会使用对方的生产能力。今天,雷诺工厂在韩国生产日产(Almera 系列)和巴西的工厂生产日产的Livina,同时,日产在南非,墨西哥和西班牙工厂分别组装雷诺的Sandero, Clio和Trafic。
8/ 全球足迹
由于地理的互补,雷诺和日产覆盖了各个大陆的主要市场。雷诺的历史疆土就在欧洲,北非和南美;日产的主要市场在日本,北美,墨西哥,中国和中东。从2005年开始,雷诺和日产一起开拓一些新战场比如印度来扩大他们在全球的足迹。
9/ 产品线的延伸
联盟致力于扩大产品线。日产在欧洲增加它的轻型商用车范围通过使用雷诺标志:雷诺 Kangoo/ 日产 Kubistar,雷诺 Master/ 日产 Interstar, 雷诺 Trafic/ 日产 Primastar。在雷诺方面,Koleos是由雷诺设计但却由日产开发并使用日产先进的 4x4 技术。
10/ 跨文化管理
作为全球工业和经济重要人员,雷诺-日产联盟建立了独特的所有层面的多文化管理经验。每年超过30队来自全球各地各个部门的雷诺和日产的员工将会在一起工作来探讨相互作用和最佳经验。从联盟开始,数以千记的不同文化的人们就开始合作努力。 “我们为过去十年我们创造的感到骄傲”,卡洛斯戈恩说:“我们期盼在未来我们能实现更多的潜力价值。充分在联盟中支持我们合作,我们将会进一步深化雷诺和日产的协同来给双方带来有利增长。”
雷诺-日产联盟将会在2009年5月宣布完整的协同(二月宣布的)清单。
日产中国官网将使用Cookie技术为您带来更好的网站体验,如果您浏览此站点,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该技术。更多内容请参阅 《日产中国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