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执着的力量
--日产CVT变速器技术

分享到:

(2014年8月4日,北京)作为一家全球知名汽车厂商,日产汽车始终坚持以创新的先进技术改善环境,致力于节能环保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希望建立对环境影响最小、可持续发展的汽车社会。日产汽车凭借在纯电动汽车等方面的持续投入,在汽车“零排放”领域已经颇有建树。当日产聆风纯电动车热销全球的时候,日产汽车并没有放松对于传统动力系统节能、减排潜质的深度挖掘。如今,日产汽车CVT变速箱凭借良好的燃油经济性、舒适性,以及同样出色的驾驶乐趣成为汽车产品的理想变速器选择。作为CVT自动变速器的倡导者和引领者,日产汽车在量产车型中大面积推广了该项技术,并依旧在不断提升研发力度。

相比AT和DCT等自动变速器,CVT在行驶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等方面有着更强的先天优势。CVT依靠两个带轮和连接它们的钢带进行动力传输,由于没有了AT和DCT的分级式齿轮系统,电控系统可以保障发动机和CVT变速器始终在最理想状态下运转。这一方面消除了换挡过程的顿挫感,另一方面也帮助整车产品获得了出色的综合油耗。此外,尽管CVT同样装备了与AT产品相一致的液力耦合器,但其锁止时间更长,也就减少了整个系统低效运转的时长,同样可以为节能、减排提供帮助。近些年,中国大中城市的道路拥堵状况愈发严重,车辆经常处于走走停停的尴尬状态,除了车速很低之外,还要经常应付忽高忽低的车速变化。CVT变速器因为能够帮助车辆始终保持在最佳的运转状态,成为中国道路行车的绝佳选择。

1992年,日产汽车研发出了第一代CVT变速箱,并将其应用在了March玛驰等小排量车型身上。当“推力式”高强度钢带面世之后,日产汽车迎来了“XTRONIC CVT”时代。XTRONIC CVT大幅度提高了抗高扭能力,并匹配了0.66~3.5 L排量的主流发动机,最高扭矩承载能力达到了350 N•m。而CVT7和CVT8的面世,标志着XTRONIC CVT进入了又一个崭新的阶段,通过提升传动效率和扩大速比范围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CVT变速器的综合性能。

CVT7

最近,在投放中国市场的几款产品身上,日产CVT7和CVT8可谓大放异彩。全新一代天籁所配备的CVT8,不仅与大排量发动机实现了完美匹配,更因为其独具的两段式主减速器而具备了更加理想的输出扭矩和出色的初段加速性能。同时,CVT8还帮助新天籁获得了仅为7.3L/100 km的超低油耗。而8.89秒的0~100km/h的加速时间,则充分说明了如今的日产CVT变速器同样可以提供绝佳的驾驶乐趣。此外,CVT7也被装配在NV200这样兼顾家庭和事业的厢式车身上,使其拥有了便捷的驾驶感受和绝对出色的燃油经济性。

CVT8

2013年,全球总共销售CVT车型800万辆,预计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约1470万辆,届时全球每销售4台汽车中就有一台装备了CVT变速器。作为CVT变速器的大力倡导者,日产汽车在华合资企业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旗下日产品牌车型的CVT覆盖率已达到90%,为整体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做出了很大贡献。到2050年,日产汽车要将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至2000年的10%,而我们将看到更多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在即将到来的混合动力时代,CVT变速器具有结构简单且能够始终保持最高效运转的特性,通过与电控离合器的结合运用,日产汽车坚信它是混合动力系统的绝配。目前,上述方案已经在日产的部分混合动力产品身上实现量产,这也预示着CVT将有更为广阔的未来。

日产汽车在中国:
日产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始于1973年,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产汽车在中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日产汽车驻北京的全资子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一起管理在华投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作为日产汽车与东风汽车公司成立的合资企业,旗下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主要负责乘用车业务,郑州日产汽车公司则致力于成为轻型商用车(LCV)领域的专家。2013,包括进口车、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在内,日产汽车在华销量达到126.62万辆。

关于日产汽车:
日产汽车公司总部设在日本横滨,是日本第二大汽车企业,同时也是雷诺-日产联盟的一员。在全球范围内,日产汽车的员工人数超过236,000名。2012年,日产汽车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超过490万辆的汽车产品,收益达1161.6亿美元。
日产汽车在全球范围内销售60多款日产及英菲尼迪品牌车型。2010年,日产汽车推出纯电动车日产聆风,将零排放移动方式引领进一个新时代。作为全球首款量产的纯电动车,日产聆风如今成为了史上最畅销的电动车。
更多关于日产汽车产品、服务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信息,欢迎浏览日产汽车全球官网:
http://www.nissan-global.com/EN/

 

继续但不同意

日产中国官网将使用Cookie技术为您带来更好的网站体验,如果您浏览此站点,即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该技术。更多内容请参阅 《日产中国隐私政策》